第17章 扛鼎只儿戏

        派往涿州的将士,去围堵燕王诸子,都是从京师派的。差事没办成,他们便陆续回到了京师,人数不少,于是在北平发生的事很快就传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的官府邸报大多语焉不详,一般不会记录具体细节。世面上的传闻几乎靠口传。

        口传的人,多是语不惊人誓不休,为了让自己的故事更吸引人,让听众更佩服自己的口才,难不保添油加醋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一次添一点油,转述几次后,与事实真相往往就相去甚远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子澄听到的,就是转述好多次后的版本。在故事里,高阳郡王朱高煦已经变成了拥有非人力气的人物,项羽自叹不如、扛鼎只是儿戏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高阳郡王因在京师犯人命逃走,朝廷派了几千大军围追,结果高阳郡王以一打千,追着上千官兵跑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单手举起伤马,扔过一里宽的树林……不一而足,似是而非。

        乍听完全是笑谈,又有一些好像发生过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时间京师很多不明真相人,已经认定太祖的孙子朱高煦,乃是大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一猛将!

        “高阳王单手举马”、“高阳王单骑战千军”,这样的故事流传最多,主要是够劲爆刺激!

        正因不全是编造,所以那些有见识的文武,就算对传闻不全信,也认为朱高煦武功了得。

        后者才是最可怕的言论,因为会传到皇帝耳朵里!

        流言止于智者,得尽快想办法才行。黄子澄一边走进皇城甬道、一边犹自思量,心里那个苦,简直是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当这种关头,对付燕王的具体方略步骤,圣上的心腹大臣已经在谋划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却放走了如此猛人,又错过了一个削弱燕王的机会,圣上会怪罪哪些人?

        ……而黄子澄最怪的,是徐辉祖!

        他娘的,那天徐辉祖为了说服圣上,想把燕王诸子追回来,当着好几个大臣的面,说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狡诈多谋,勇猛无双,文武双全,如虎添翼,光词儿黄子澄就记得一大堆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徐辉祖嘴里,那十几岁嘴毛没长齐的高阳王,简直比燕王还厉害?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人放走了,圣上会不会在心里怪罪黄子澄?那天在商议处理燕王诸子的事儿时,黄子澄这个头等谋臣,毕竟连个屁都没放。

        还会怪谁,黄子澄不关心,他只关心自己会不会失宠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子澄心事重重地来到了御门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圣上到来时,御门已经来了齐泰、徐辉祖、李景隆等大臣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子澄跪伏行礼时,趴在地上忍不住轻轻转头,十分不悦地打量了同样跪伏着的徐辉祖,眼神中充斥了不满。

        礼仪罢,徐辉祖便上前拜道:“臣派的人没能抓回燕王诸子,臣有错,请圣上降罪。不过,前往北平的人确是成功找到了燕王诸子,此乃四川都指挥使瞿能之策。若非高阳王勇猛过人,此事不至于如此。故,臣有过,瞿将军有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允炆那音色较细的声音道:“燕王次子果然非比寻常,此事魏国公已经尽力,朕不再责罚。”他稍作停顿,又道,“吴忠,明日早朝后,你见着瞿能,叫他留下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奴婢遵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曹国公李景隆道:“圣上,臣请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子澄微微侧目,循着声音注意到了李景隆,他对李景隆是很有好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景隆出身大将之家,父亲曹国公李文忠是太祖麾下一员得力干将,乃开国大将,虎父无犬子,李景隆自己也常修兵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偏偏是这样一个名将之后,李景隆竟然还饱读诗书,文采风流!

        文武全才,也不过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关键是,很多老将都主张娘里娘气、不痛不痒的拖沓“推恩法”,李景隆却支持“削藩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简直是在支持黄子澄自己的主张,雪中送炭的力挺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是,黄子澄越看李景隆,越是顺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见李景隆身材颀长,玉树临风。

        景隆的身份虽是武将,但完全不像有些武将一样邋里邋遢、一脸是毛……比如魏国公徐家那俩人,徐辉祖简直是个农民,徐增寿简直是个暴富的土财主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景隆边幅修剪得干净,衣着得体,须发整齐,整个人给人干净整洁的感觉,看着十分舒服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举止也很雍容儒雅,风度翩翩,这才是皇家贵胄的范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圣上的声音道:“曹国公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景隆不慌不忙,从容自若地抱拳一礼,“圣上,那高阳王一身力气不假,可是只有匹夫之勇,有勇无谋,何足为惧?高阳王便是能以一敌百,又能敌控弦百万?”

        景隆稍缓一口气,又道:“魏国公是不是太夸大其词了?纵观今古,能运筹帷幄、能率领大军的名将,有几个是靠匹夫之勇,亲自上阵冲杀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好!说得好!黄子澄听到这里,差点喊出声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终于有人说了明白话!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放走一个有勇无谋的郡王,黄子澄那天没吭声,又有什么过错?

        所谓社稷大臣,忧天下、掌大政,哪里能对每件无足轻重的小事,也面面俱到?

        黄子澄沉下心一想又认定:李景隆的这番话,圣上一定能听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子澄常伴君左右,还是比较了解圣上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今圣上,不太愿意那些居心叵测的人,把什么责任都往皇帝头上怪……一些大臣,就是喜欢推卸责任,一股脑儿都说是圣上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天亲口说送走燕王诸子的人,确实是圣上。不过李景隆这么一说,圣上就没什么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不出所料,朱允炆马上就开口道:“曹国公言之有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子澄听罢,心里松了一口气。他暗自又看徐辉祖,只见他好像刚刚吞下了一坨污物一样,憋得一脸通红,偏偏一声都不敢吭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皇帝从御座上站了起来,“朕还有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个大臣忙跪伏行礼,大呼,“圣上万岁,恭送圣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等皇帝离开御门,没一会儿吴忠便出来了,叫黄子澄和齐泰入内议事。肯定又是谋划北平之事,黄子澄这几个月都在苦心琢磨方略,并不心虚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御门内的文武各有各的事,陆续散去了。